当孩子开始攀比、羡慕别人,父母的回应和态度,会深刻地影响孩子的性格与三观。 作者 | 哎呀妈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大年初三,和表弟一家去二舅家做客。
回来的路上,小外甥女冷不丁冒出一句:
“爸爸,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住进像舅姥爷家那么大的房子?我们现在住的房子也太小太挤了吧!”
二舅家这些年生意做得风生水起,是我们整个家族里最富有的。
看得出,小外甥女很羡慕二舅家的独栋别墅,一进屋就被眼前的大花园吸引住了。
参观时,她不停地感慨“哇,好漂亮”“太气派了”......
原以为孩子小,表达一下对豪宅的喜爱很快就过去了。
没想到,她竟开始嫌弃起自己家的房子小。
在我忍不住替表弟尴尬时,表弟反倒一脸淡定,如实告诉女儿:
“爸爸刚买了现在这个小房子,恐怕短时间内没办法换新的。
我们一起努努力,你认真读书,我加油工作,争取早日住进更好的房子。”
听完表弟的回答,我不禁陷入深思。
大部分父母听到自己孩子羡慕别人家有钱、有更好的生活条件,都难免担心孩子嫌贫爱富,长大后爱攀比,滋生出“他有,我也要有”的错误念头。
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,羡慕“别人有”是多正常的现象。
大学教授薛涌在《一岁就上常青藤》中就明确表示: 父母的态度,才是孩子正确面对贫富差距的关键。
有一次送女儿去上学,半路女儿突然问我:
“妈妈,为什么别人开得起小汽车,你却只能开电动车?我们家是不是很穷?”
一听到孩子这么问,我担心女儿过分注重物质,便回她:
“是啊,妈妈没什么钱,都用来给你读书了,所以要好好学习知道吗?”
话音刚落,只见女儿一下子变沉默了,满脸不开心。
过后几天,也不像平时那样吵着要买这买那的,整天闷闷不乐,做作业心不在焉,期末考试也考得一塌糊涂,问她怎么了也不说。
很久之后我才得知:原来女儿是觉得我买不起车,家里条件不好,都和她有关,她觉得是自己连累了家人。
一句无心的“哭穷”,竟给她造成这么大的心理负担。
可想而知,若是父母常常在孩子面前说没钱、穷、没法比......这些对孩子的价值观影响会有多大。
想起前几天看到的一个博主分享,心有余悸。
从小,她的家庭不算富裕,但也衣食无忧,可父母常常在她面前念叨赚钱不易,各种没钱。
印象最深的是,小时候上桌吃饭,父母会像报菜名一样报菜价。
所以哪怕是自己特别讨厌吃的菜,她也要硬着头皮吃完。
她想买一些学习资料,也不敢和父母开口。
长期受父母“哭穷”的影响,她变得格外在意东西的价格,就像小说里的葛朗台一样,对钱有种莫名的渴望,但又特别没安全感。
不管什么聚餐,都推诿不去,怕花钱;
拒绝谈恋爱,就怕额外的费用会花光自己的积蓄;
哪怕如今年薪也有几十万了,买东西却只看价格不看质量,专挑便宜的买,有时还会贪点小便宜。
虽然她年纪轻轻存了不少钱,但身边所有人都嫌弃她,看不惯她的做法和态度。
父母的金钱观、消费观,决定了孩子对钱的态度。
习惯跟孩子抱怨、哭诉,常把“我家没钱”“太穷了买不起”挂在嘴边,久而久之,孩子只会压抑自己的需求,委屈自己,觉得自己不配、不该拥有想要的东西。
这种内心的匮乏感,会伴随孩子一生。
《少有人走的路》里,有这样一句话:
“父母的言行举止,为孩子创造了独有的外在世界,在此基础上,孩子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。”
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过万的月薪,150平的大房,享用不尽的美食和玩具。
但不盲从物质,不为缺少什么而忧愁的家庭,往往能养出孩子的大格局。
董宇辉小时候家道中落,很长一段时间生活过得拮据窘迫。
衣服穿亲戚家剩的,学费靠妈妈到处东拼西凑,每周的生活费也是妈妈临时挣的。
家里供他和弟弟读书很不容易,可父母从不抱怨吐槽。
每到过年,外出打工的爸爸会带很多好吃的回来,还会张罗着做各种吃的。
有一次,爸爸在他书包里发现一包烟,误以为他是压力大,学着抽烟。
得知董宇辉不过是出于好奇,买了还没打算拆,爸爸二话不说,叮嘱他压力不要太大,有什么事爸爸来就行。
见他低着头不说话,爸爸又说“如果你实在忍不住,可以试,但是不要多抽,还有你买一点贵的”。
说完就自己掏钱给他买了一盒非常贵的香烟。
爸爸的举动,是想提醒他: 就算穷,也不要太过委屈自己,对自己好一点。
打那以后,董宇辉彻底断了抽烟的念头,而是把更多心思放在学习上。
大学毕业时,他甚至拒绝了更高薪的工作,选择到新东方当一名普通教师,帮助更多学生。
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“如何看待孩子攀比车房”的话题中明确指出:
孩子这样的念头不是自己想的,而是从大人那里听来的。
孩子的任何表现,都折射出父母的水准。
总在孩子面前“攀比”,觉得低人一等,孩子一定会想着“为什么别人有的我没有”。
相反,如果父母坦诚大方,不卑不亢,孩子大概率不会觉得“贫富差距”有什么丢人的。
就算意识到和其他家庭不同,自己也能知足常乐,乐观开朗,靠自己去创造金钱和财富。
有人在网上提问:当孩子爱攀比,不满足,向父母索要买不起的东西时,应该怎么办?
其中一个回答是这么总结的: 坦诚、精神富养、正能量。
不要逃避问题,也无须过分敏感。
每个孩子都在观察生活,学习思考,那么就认真对待他们的困惑,智慧地引导、教育他们。
1. 坦诚地跟孩子反映现实情况
育儿博主大J有一次被女儿问住了:“妈妈,我们家有钱吗?比XX家更有钱吗?”
听到这话,大J没有贬低自己说“我家没钱”,也没有回避问题“我们不学他们,那么虚荣”,而是正面询问女儿“什么是有钱啊”。
了解到女儿的想法后,她坦诚说出家里的情况:
“哦,原来有钱就是有一辆像XX家那样的大车啊。
我们没有像消防车那么大的车,但我们也有一辆车啊。
足够你、爸爸和妈妈一起坐着出去玩,去我们想去的地方,会很开心很幸福对吗?”
不要觉得不如别人就有失脸面,坦诚告诉孩子客观事实。
暂时没办法满足孩子的需求,说清楚好过遮遮掩掩、避而不谈。
让孩子知道,有欲望不可耻,只是条件不允许,但拥有现在的一切也是一种幸福。
2. 注重对孩子的精神养育,而不单单是物质
凭借一篇《感谢贫穷》刷爆全网的北大女孩王心仪,从小家境贫寒,爸爸外出务工,妈妈体弱多病。
和同龄人相比,她的生活条件很差,可班主任却评价她:
“乐观开朗,视野开阔,格局很大,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只知道学习的学生。”
而这些其实都离不开多年来,妈妈对她的精神富养。
虽然妈妈学历不高,但常常教她认字,简单的加减法,陪她背古诗......只要妈妈会的,都会耐心教导她。
同学嘲笑自己穿的棉袄“土得掉渣”,妈妈安慰她“不要理,踏实做事就好,做好自己就行”。
正是妈妈的教诲,以及对她日常的品质培养,王心仪才学会了自立、照顾别人、友好和帮助他人。
面对好心人的捐助,她毅然拒绝,如她所说:
“物质的匮乏带来的不外是两种结果:一个是精神的极度贫瘠,另一个是精神的极度充盈。
而我,选择后者。”
比起给孩子丰富的物质,满足孩子想要的东西,更重要的是给他丰盈的精神享受。
这样的富足感,没人可以拿走,也不会被比下去。
3. 告诉孩子努力,靠自己改变命运
高分纪录片《人生七年》中,尼克是唯一一位实现阶层跨越的穷人家孩子。
和其他人不同,他没有接受“穷人的后代只是穷人”的命运,而是在父亲的指导下努力学习,执着靠知识改变命运。
这才有了他从农村穷人家逆袭成大学教授的人生。
的确,人的出身自己决定不了,但未来的路怎么走,却实实在在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告诉孩子,羡慕别人的生活,想要拥有美好的东西,这没问题,但得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。
只有凭实力获得的一切,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,谁都拿不走。
美国作家爱默生说:
“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,主要取决于他从第一个教育者那里所接收到的爱的质量、陪伴和榜样示范。”
孩子一天天长大,他的心态和思想受成长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。
身为父母,除了给孩子足够的爱和陪伴之外,还要用智慧告诉他世界的真相和道理。
端正教育的态度,真诚平和地把美德、善行传递给孩子。
相信对孩子而言,没有大车坐、没有大房子住都无所谓。
因为在他心里,留下的是富足感,是“只要努力上进,就能比过去的自己更幸福”的美好信念和愿景。